4000-688-775
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动态
【城市更新】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总部办公楼更新:重塑历史建筑,点亮城市新地标

来源:时间:2024-08-28 浏览:781次

位于北京市核心区域的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总部办公楼,毗邻古老的护城河。这座建筑见证了北京城市发展的历程,也承载着一代代城市建设者的记忆。随着城市更新的步伐加快,这座办公楼迎来了它的新生。

改造前主入口
改造面临的挑战
1、历史遗迹的保护与利用:项目地点紧邻老北京西护城河,这条护城河在20世纪70年代改道至项目红线内,成为地下盖板河。对西护城河的保护、利用和展示成为项目的重要课题,需要在改造过程中精心规划和执行。
2、安全隐患问题:办公楼建于20世纪70年代,经历了唐山大地震后,持续使用了40余年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出现了一些安全隐患,这使得老楼的更新改造变得迫切。
3、与居民楼的紧邻问题:办公楼南侧与居民楼紧邻,间距较小,因此在改造过程中需要考虑与居民生活的协调,解决可能存在的矛盾和困扰。
4、建筑风格与形象的协调:办公楼原有的外立面呈现折衷主义风格,与企业的形象和城市整体风貌不太协调。在改造过程中,需要对外立面进行重新设计,以更好地体现企业文化和城市特色。
改造亮点
01
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共生

在项目改造过程中,设计团队高度重视护城河的历史价值,巧妙地将古老的护城河精神与现代建筑风格相融合。办公楼的新颜,既承袭了历史的底蕴,又注入了现代的简洁与力度。其外立面由过去的折衷主义转变为红色陶土砖,以此向那些由红砖砌就的历史建筑致敬。在保持建筑原始形态的同时,标准层窗洞的设计一丝不苟地复原了老建筑的尺寸,不仅增强了建筑的自遮阳性能,也展现了新旧交融的美学。陶土红砖的幕墙设计,不仅是对传统的致敬,更是对创新技术的一次勇敢尝试和深入研究,实现了历史与现代的完美共生。

改造前后外立面对比

外立面花砖


02
绿色生态的办公环境

改造后的办公楼,深入贯彻了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。在此次更新中,精心规划的庭院景观被引入,使得有限的空间焕发出盎然生机,不仅营造了一个令人愉悦的户外交流场所,而且通过柔性的景观设计,巧妙地化解了与邻近居民楼之间距离较窄这一困扰点。

庭院

步入建筑的主门厅,眼前便呈现一方宁静的内部庭院,它不仅延续了门厅的视觉深度,也为北侧的图书馆增添了一抹自然景致。这个小巧的庭院,虽占地面积不大,却能让人清晰地感受到四季的轮回变换。它不仅维系了空间的连贯性,还通过玻璃幕墙将室外景观巧妙引入室内,实现了室内外景观的相互借映,形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。

内庭院

在改造过程中,设计巧妙地发掘并利用了每一寸空间,将其转化为景观亮点。建筑顶层部分屋顶被巧妙开启,打造出一片空中花园。错落有致的花箱与缤纷的观赏植物共同装点着这片屋顶,将其转化为员工休憩的绿洲,为每个人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的空间。同时,这片空中庭院也有效地隔绝了西二环路的喧嚣,成为一处静谧的场所。

屋顶空中庭院

03
人性化空间布局
在项目改造中,建筑被赋予了多元化的新功能,极大地丰富了员工的办公与休闲体验。具体包括:
✔健身空间:设有专业的健身房,配备先进的健身设备,为员工提供强身健体的场所,促进身心健康。
✔多功能活动区:精心设计的多功能厅,适用于举办各类活动、讲座和聚会,满足多样化的活动需求。

✔休闲咖啡厅:提供一个轻松的社交环境,员工可以在咖啡香氛中放松身心,激发创意思维。

休闲空间

✔展示空间:展厅用于展示企业文化、员工作品或临时展览,增强企业文化氛围。
✔知识殿堂:图书馆和学术报告厅为员工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,促进知识的积累与传播。
✔私密办公辅助:设有私密电话间,确保商务沟通的私密性和专注性。

✔协作空间:小型讨论室、中型会议厅等多样化会议空间,满足不同规模团队的协作需求。

会议室
✔休闲水吧:休闲区域设有水吧,提供轻松的交流环境,增进同事间的互动。

✔创新工作区:岛式卡座布局,打破了传统办公格局,带来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工作场景。

办公区
这些功能的融入,不仅为员工提供了一个健康、高效的工作环境,同时也通过柔性支持,提升了工作满意度和创造力,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空间布局。
04
美术馆营造

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总部办公楼改造中的美术馆,旨在创建一个艺术展示和文化交流的平台。通过现代化展示和舒适环境,它为艺术品提供了展示空间,并为员工和公众带来了文化体验。内部布局灵活,兼具教育互动,成为企业艺术的桥梁。此次改造强调建筑不仅是功能场所,也是艺术载体,以“UCD美术馆”为主题,通过留白处理和艺术品的后期置入,使建筑本身成为一座美术馆,体现了当代人文气息。

空间与艺术品

05
水的延续与共存
在护城河的西畔,一座地下餐厅上方巧妙布置了水景,巧妙地映射了下方隐匿的护城河,唤起了场地历史的记忆。

餐厅的天窗潜藏于水面之下,阳光洒落,波光在餐厅内交织,光影的艺术通过天窗洒满地下空间,营造出明亮而充满诗意的就餐环境。

主门厅优雅地跨越在护城河之上,其无柱结构不打扰地下河的宁静流淌,保持了其原有的功能。门厅地面以水波纹理装饰,四段铭文记载了护城河自元代以来的历史变迁,将水的形象从具体转化为抽象,从地下延伸至地上,实现了水之灵性与建筑历史共融的景象。

END
部分图片内容源于网络
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上一篇:深圳思勤医疗科技办公设计鉴赏:用细胞理念激发空间活力 下一篇:【城市更新】北京花木办公楼改造案例解析:老建筑的新生与绿色未来